雄鹰,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动物。
鹰对天空拥有统治权,在人们的心目中,它一直都是强者的代名词。如果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,那你就要和群鹰一起飞翔,而不要与燕为伍。
中华上下5000年,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宝藏,艺术瑰宝,我们道不尽也讲不完,其中有遗憾,亦有保留,需要我们后辈去保护,去传承,弘扬与发展我们国人自己的文化国宝,更像是一种精神,民族的同样也是世界的。。。
今天就来聊一下,与鹰器文化有关的往事今生。。。
流失海外的战国贵族酒器
在美国的费利尔美术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件镇馆之宝——我国春秋战国晚期的青铜瑰宝“子乍弄鸟尊”,通高26.5厘米,宽22.8厘米。以鹰为形,尖喙,首与身分体,用榫卯结合,可开合。首饰羽纹、回纹和点纹。颈部饰变形夔纹,内填回纹,肩部饰夔龙纹,背部饰高浮雕羽纹,腹部饰鳞纹和夔纹,足部饰云纹。首背后错金四字“子乍弄鸟”。
据传,春秋时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时期,有一位特别热衷于青铜艺术与赏鸟艺术的贵族名叫“子乍”,由于其建立有自己的青铜铸造作坊,加上酷爱弄鸟,精通造型艺术,便将古代神鸟创造性地作成了器物。
他的艺术明显有别商、周早期的青铜地位独尊性、禁严性和等级性,一个“弄”字,鲜明地体现出他的思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,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鸟形青铜尊的巅峰作品之一。
此器据传出土于山西太原,根据后来太原金胜村251号墓的出土文物提供的信息,“子乍弄鸟”尊很可能是晋卿赵简子或赵襄子自用的酒器。后传,此器被清朝收入皇室,极有可能被乾隆把玩。
据中国文物学家统计,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,大批中国珍贵的文物流失海外,其中,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,除了被偷盗而走的众多珍宝,还有很多宝物葬身火海,这么珍贵的传世珍品估计就是这样辗转飘零到海外的。。。希望有朝一日它能重回到我们祖国的怀抱!
与石雕鹰的缘分
时光飞逝,沧海桑田,我国大师级人物从来不会减少对打造鹰器物的热爱。
青田石雕大师倪东方
1928年,秋天,在浙江青田出生了一位日后的青田石雕代表性人物,他10岁开始便操刀学艺,在石海艺苑中已刀耕60余个岁月,佳作累累,誉满艺坛,能巧妙的借用石料中的固有色泽,创作出神形酷肖的艺术神品。
他就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田石雕代表性传承人。著名青田石雕艺术家,高级工艺美术师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——【倪东方】。
现为青田倪东方艺术博物馆馆藏
在倪大师的众多作品中就有一件创作于2000年的封门黑作品《昂首雄威》,这也是倪老的得意之作,关于这件作品的创作还有一个故事。
上世纪90年代,封门山出了一大批罕见的多彩封门冻石,等倪老知道去看时,只剩下一些边角废料准备5000元打包处理。倪老毫不犹豫全买下,装了26袋运回“惜石斋”,用水洗净后,发现有块十多斤的封门黑,黑中含润,带有一块指头大小的封门冻,这点青冻正是石中瑰宝。
倪老如获至宝,在工作室反复琢磨构思。许多人劝他锯成印石卖个好价钱,他总是笑而不答。不知不觉8年过去了,倪老对这点指头大的封门冻一直魂牵梦绕。
2000年早春的一个深夜,倪老睡不着,躺在沙发上突然想起了老鹰嘴,不禁心头暗喜。半年多后,这件因色取俏的经典青田石雕名作诞生了。倪老感叹道:“静夜思创意,来日动大刀。”
倪大师接受过民间美术和民间审美观念的熏陶,然后以文人画的风格出现,到“晚年变法”艺术更臻于化境。他的创作思想近乎老子之“道,可道,非常道”,超越现存事物,为世人标举全新之观念。
他的雕刻“道”出石头神秘的本质:“可道”出:石头可言说的部分;又“常道”出:石头不能言说的部分。是完全以“石之道”传达了世人那种能感受却说不来的神秘,创造出天地间奇妙的诗篇。
如今,在诸位青田石雕大师的通力支持下,东堡山华侨文博生态城博物馆集群的第一棒——石雕博物馆,即将拔地而起,博物馆依山而建,宛如一只蓄势待发伫立在东堡山的展翅神鹰,届时馆内的独有设计与馆藏精品看官们当然不能错过,在这里小编先卖个关子,需要看官们以后自己去品味啦!